【資料圖】
視頻主人公彎彎和超超快30歲,“211”名校出身的她們“高開低走”——彎彎畢業(yè)5年換了12份工作、存款不足5000元,而超超大齡跨專業(yè)考研、中傳碩士畢業(yè)卻不斷失業(yè)、從頭學畫畫、去火鍋店干保潔……面對看起來有些“失敗”的人生,視頻里的兩個女孩笑意暖暖地告訴大家,“別人說我們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爛,但掀翻牌桌后,會發(fā)現(xiàn)你的選擇還有很多”“我感到了從未有過的自由和開闊”。
單看這兩個女孩的學歷、背景、生活態(tài)度,其實很有代表性。她們畢業(yè)于不錯的大學,家庭既非“高門大戶”,亦未給她們帶來什么額外負擔;她們和無數(shù)同齡大學畢業(yè)生一樣,努力找工作、努力考研,并沒有十分特立獨行。
與自己的父母一輩相比,今天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成長在更好的物質(zhì)條件下,小時候往往沒有吃過太多苦。但是,當他們長大成人時,卻很可能發(fā)現(xiàn)自己承擔了太多來自家庭與社會的關注與期待。父母望子成龍的想法,“別人家孩子”的成功故事,親朋好友對自己有沒有“正經(jīng)工作”、何時成家立業(yè)的追問,結(jié)婚生子的潛在成本,大城市的物價房價,以及微博上以“年輕人”開頭的各種熱搜詞條……都讓年輕人感到“壓力山大”。
如果以這些期待為標準,“畢業(yè)5年存款5000”的人,自然會被視為“人生競賽”中的失敗者。有些人甚至會為她們的生活方式生氣,覺得如果換了自己,絕不會這么安于現(xiàn)狀、這么“不爭氣”。還有些人則認為自己根本沒有機會、沒有資格像她們一樣,過上這種不用考慮太多別人想法的灑脫生活。
生活的擔子是輕是重,是一件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的事?,F(xiàn)實中,肯定不是每個人都能對著5000元存款而感到心平氣和,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寒窗苦讀之后去火鍋店打工的生活。但是,這兩位女孩的故事,依然具有某種啟發(fā)性。
(摘編自2月17日《中國青年報》 文/楊鑫宇)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