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2006年,李丹彤加入北汽,現(xiàn)任北汽越野車研究院專業(yè)總師、試制改裝部部長、工藝及尺寸工程部部長等職務,曾參與眾多國家級項目。2021年,李丹彤主要參與的《高安全性車身結構用鋼制造及應用關鍵技術集成與創(chuàng)新》項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李丹彤(右一)在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年會暨展覽會上。
沒有好材料,難造好汽車。鋼鐵材料占汽車車身重量的70%,到了2008年,國內汽車制造使用的國產高強度鋼,還存在延伸率不足、成型開裂率高、零件尺寸精度和表面質量不良的問題。這些問題不解決,國產汽車50%使用進口高強鋼的局面就難以突破,國產汽車的價格就很難降下來。北汽越野車公司參與了由首鋼集團牽頭的系列化高安全性汽車用冷成型和熱成型高強鋼的研發(fā)。李丹彤帶領北汽越野15人團隊,從首鋼集團有限公司拿回板材樣品,制作成零件,再進行焊接、組裝。由于鋼的強度高、延伸率偏小,試制初期零件經常出現(xiàn)開裂、褶皺等問題,李丹彤團隊不斷調整零件成型壓力、模具的圓角光滑度……面對上百種工藝組合持續(xù)不間斷試錯,優(yōu)化配置工藝參數,提出改進建議,每一個數據的變化都影響著最終結果?!斑@個環(huán)節(jié)是當時的一個難點,過程中失敗了上百次,但我們不能服輸,不能厭煩,我們不信中國生產不了造汽車用的高強度鋼。”李丹彤表示。
李丹彤(左二)和同事探討技術問題。
長江后浪推前浪。作為北汽越野試制改裝部部長和工藝及尺寸工程部部長,李丹彤特別重視發(fā)揮團隊中青年人的作用?!澳贻p人掌握著最新的知識,有豐富的想象力,我就讓他們天馬行空地發(fā)揮創(chuàng)新能力。像我這樣有經驗的‘老人’就要為年輕人搭建平臺,幫他們將奇思妙想變成現(xiàn)實。”在北汽越野試制改裝部和工藝及尺寸工程部,“老中青”結合的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出來。
李丹彤(二排左五)參加主題黨日活動。
李丹彤分管的兩個部門在不同廠區(qū),多個項目同時進行,“奔波”成了他的常態(tài)。一天內在越野車工廠和越野車研究院之間往返兩三次,回到家時經常是深夜。為了不耽誤工作,李丹彤還要回復郵件、復盤當天工作。
自1988年從吉林工業(yè)大學畢業(yè)后,李丹彤歷經一汽、長城、北汽多個汽車制造企業(yè),為汽車制造領域奉獻了大半生。說起項目的成功,他說這是團隊所有成員的功勞。談到參與了新一代閱兵車BJ80的研發(fā)項目,回憶起B(yǎng)J80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現(xiàn)場駛過,李丹彤心中充滿自豪。
最近更新